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交流 > 正文

讲座回顾 | 游富祥:受命于天——秦汉雍五畤祭祀

责任编辑:发布时间:2024-05-31点击次数:

5月21日,应澳门永利6774APP邀请,中国国家博物馆考古院副院长游富祥在澳门永利6774APP知新楼1006会议室作题为“受命于天——秦汉雍五畤祭祀”的讲座。本次讲座由澳门永利6774APP宋艳波教授主持,黄晓芬教授线上参与。

图1 讲座现场图

游富祥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现任中国国家博物馆考古院副院长、研究馆员、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秦汉考古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早期秦文化、秦汉国家祭祀与匈奴考古。参与多项考古调查、发掘工作,其中大堡子山遗址和血池遗址入选2006与201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讲座分为三个大的部分。

一、历史文献中的天地祭祀与雍五畤

游老师对天地祭祀和雍五畤进行简单介绍。古人认为君主受命于天,帝即天,西周以“天”代替“帝”,周王以王号代替帝号,称为天子,建立起了天与帝的法统关系。天有五帝,包括黄帝轩辕、青帝太昊、炎帝神农、白帝少昊、黑帝颛顼,是真实存在的五个上古部落首领。随着五方、五行概念的提出,古人将五帝与其逐一对应,分别为中央黄帝(属土)、东方青帝(属木)、南方炎帝(属火)、西方白帝(属金)与北方黑帝(属水)。

雍五畤是秦汉时期重要的祭祀系统,始于秦襄公 “作西畤,祠白帝”,但西畤并不在雍五畤系统之中。秦人进入关中地区后,出于祭祀先祖与笼络周遗民等目的,先后在雍城设置鄜畤、密畤与吴阳上、下畤,分别用于祭西方白帝、东方青帝、中央黄帝、南方炎帝。汉高祖在雍立黑帝祠,命曰北畤。至此,雍五畤系统建设完成。

二、近年来有关雍五畤的考古发现

游老师对近些年有关雍五畤的考古发现进行详细说明,主要介绍了凤翔血池遗址、宝鸡陈仓吴山遗址与宝鸡下站遗址的发掘概况与出土遗物。

结合《史记·封禅书》中“盖天好阴,祠之必高山之下,小山之上,命曰‘畤’”的记载,考古学者认为畤祭的地点应位于山上,并据此在陕西、甘肃等地展开调查发掘。

2004年~2005年,发现并发掘甘肃礼县鸾亭山遗址,第一次从考古学上辨认出“畤”这一类遗存的面貌。

2008、2009年对陕西关中秦汉离宫别馆进行调查,以鸾亭山遗址为标准在雍城周围寻找雍五畤遗存无果。

(一)凤翔血池遗址

2015年,考古队重新调查雍城北山,发现了凤翔雍山血池遗址,并于2016年~2018年进行考古发掘。

凤翔血池遗址位于陕西省凤翔县西北柳林镇,东南距雍城城址区约12公里(图2)。经考古调查勘探,该遗址面积达到470万平方米,包括雍山夯土台、血池祭祀坑、北斗坊祭祀坑、道路、建筑、兆域等多处重要遗迹,文化内涵十分丰富。

图2 血池遗址与秦雍城遗址位置关系图

2016~2018年,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领衔,联合中国国家博物馆、宝鸡市考古研究所、凤翔县文化旅游局、凤翔县博物馆和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开展了为期三年的持续发掘工作,发掘面积5000平方米。

图3血池遗址分布范围图

血池祭祀坑分布于该村东侧山梁(图3),2016年发掘面积1800平方米,共发掘祭祀坑198座。2017年发掘出土均为动物牺牲坑(马坑),2018年发掘状况与2016年相似。

祭祀坑类型基本相同。将其分为4类。

A型为较大较深的长方形坑,内有木车及马匹,一般为四马一车。坑底出土玉器组合(玉人2件、玉琮玉璜各1件)。

B型为窄长型直筒竖穴坑,埋有小型木车、木质偶马及部分马具。

C型长方形竖穴坑带洞室,坑内出土有部分铜车、马器,部分洞室内埋有玉人。根据不同形制可细分为3亚型。

Ca型为竖穴,土圹较宽,洞室多已坍塌。

Cb型整体较Ca型小,竖穴土圹近方形,洞室较浅,一般保存较好。

Cc型较其长,洞室较深,坑壁近洞室口处两侧均设有凹形封门槽,洞室多已坍塌。

D型较小,形状不规则。

图4 A型祭祀坑埋藏复原情况

出土大量车马、车马器、明器、玉器、铁骑、祭祀牺牲与瓦当等(图5、6)。发现木质“偶马”和木质明器(缩小的车马器)。车马坑中出土固定玉器组合,为玉人两件,玉璜、玉琮各一件,另外发现大量车马器构件。此外,建筑遗址还出土典型的汉代瓦当,其上涂有朱砂。

图5 血池遗址出土玉器

图6 血池遗址出土车马器

血池遗址被一条沟隔开(图3),在两侧出土陶器所刻陶文不同,可能是刻在陶器上用以区分不同的祭祀场所,有关两处遗址是否属于同一类遗存需要进一步研究。对出土马骨进行测年,多为秦末汉初。马的年龄多数为三岁以下,可见有使用幼年个体祭祀的习惯。

由于血池遗址年代相对较晚且位于雍城的西北方向,推测其为汉高祖刘邦建立的用于祭祀黑帝的北畤。血池遗址的发现从考古上实证了“畤”的存在及其特征,为寻找历史文献中记载的其他“畤”提供了重要线索。

(二)宝鸡陈仓吴山遗址

游老师结合文献记载的“吴阳上畤”和“吴阳下畤”的地望,在陕西吴山开展考古调查,并在吴山东麓发现重要的吴山遗址。

吴山遗址位于宝鸡市陈仓区新街镇庙川村北山梁上,西距吴山主峰3.8公里,东距秦都雍城48公里,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2018年发掘了8座祭祀坑,祭祀坑与血池遗址发现的A类祭祀坑形制相似但尺寸略大。祭祀坑内出土了玉人、玉琮、车马器、动物骨骼等。与血池遗址不同,吴山遗址祭祀坑内没有出土玉璜,反而出土一种铁制农具。根据目前发现的遗迹以及出土器物,游老师初步判定该遗址是祭祀炎帝的吴阳下畤。但考虑到吴山遗址的面积较小,不排除该遗址与山川祭祀有关。然而,迄今为止,在已发现的山川祭祀遗址中并未出土玉人,仅有“畤”及长安城周边少数遗址中发掘出玉人。因此,我们殷切期盼未来能够有更多山川祭祀遗址被发现。

图7 吴山遗址发掘区(俯拍)

(三)宝鸡下站遗址

下站遗址位于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潘溪镇下站村,地处秦岭北麓渭河南岸的台塬之上,北距渭河约2.8公里,南距秦岭山脉约2.4公里。结合历史文献中对雍五畤地理位置的记载,游老师判定下站遗址为密畤。遗址正北直线距秦都雍城约21.8公里,同时遗址与吴山、血池遗址均互在视距之内。2020年至2023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联合考古队对下站遗址进行了3次主动性考古发掘,共揭露面积2400平方米,其中尤以祭祀遗存的收获最大。

下站遗址共发现三类祭祀坑,可以分为11个小型。第一类祭祀坑为长条形祭祀坑,编号为A型,按照坑的长短又可细分为两种。第二类为长方形祭祀坑,打破第一类祭祀坑,按埋藏遗物不同又分为动物牺牲坑(B型)、车马坑(C型)和模型车马坑(D型)三型。第三类祭祀坑为竖穴洞室祭祀坑,编号为E型,长方形竖穴,直线形洞室,内放置偶车马,年代为战国至秦汉。游老师着重介绍了第二类祭祀坑的情况。

图8 洞室坑

动物牺牲坑又可细分为马坑、牛坑和羊坑。马坑,东西向长方形坑,坑底摆放4匹幼马,头向东,摆放较有序。牛坑同样是东西长方形,形制较马坑略大,坑底摆放4头小牛,摆放稍乱。羊坑也是东西向长方形,形制较马坑略小,坑底摆放4只羊。

图9 动物祭祀坑

车马坑根据坑的形制、大小可以分为三类。Ca型祭祀坑目前仅发现1座,为超大型长方形车马坑。长8.7、宽7.9米,深度超过12米,被盗扰,盗洞中出土金、玉、铜质车马器及马骨,打破A型祭祀坑。Cb型祭祀坑,为大型长方形祭祀坑,长3.8~4.7米,宽3.2~3.5米,深度达8~10.7米。皆被盗扰,但出土遗物丰富,坑底皆放置大型木箱,木箱内放置以金、玉、铜质车马器装饰的高等级车马,车马器形制与秦公一号大墓车马坑出土的车马器几乎完全一致,判断此型祭祀坑年代为春秋中晚期,打破A型祭祀坑。Cc型祭祀坑为小型长方形车马坑,规模略小于Cb型车马祭祀坑(长3.6~395、宽2.6~3.0、深1.9~3.95)。坑内皆放置大型木箱,木箱内放置车马一驷。部分车上髹红漆且有精美蓝色彩绘,车马上皆有铜车马器,车舆前部有男女玉人各1件,玉璜、玉琮各1件,弩机1件,箭镞1组。从出土器物判断,此型祭祀坑年代约为秦汉时期,打破E型洞室祭祀坑。以上三类车马坑使用的都是真车马,可能就是文献所载“路车一乘”。

D型祭祀坑为窄长形祭祀坑,目前仅清理2座。祭祀坑长度大于4米,宽度较窄,坑内出土有玉人1件、玉璜1件和铜质模型车马器等。

在对祭祀坑进行介绍之后,游老师展示了遗址中出土的瓦当和祭祀坑中出土的玉器、金器和车马器等。在出土瓦当上发现有“羽阳千岁”、“棫阳”、“长乐未央”等字样,前二者分别代表不同的离宫,这些离宫在文献记载中有明确的位置,游老师团队认为这可能是在祭祀遗址周边修建同名小离宫,便于皇帝祭祀时斋戒使用。在两件陶器上发现有“密”的字样,结合遗址内出土器物可以确定下站遗址为祭祀青帝的密畤。

图10 金车饰片

通过类型学的比较研究,游老师发现下站遗址大型车马坑出土遗物与毛家坪M2059车马坑和秦公一号大墓车马坑出土遗物形制基本一致,年代相近,应属于春秋中晚期。此外,游老师采集祭祀坑动物骨骼做C14测年,数据显示长条形坑的年代范围在公元前700~前500年,马坑的年代范围在公元前500~前400年,牛坑和羊坑的年代范围在公元前300年~前100年。综合牺牲坑与车马坑之间的打破关系,可以初步建立春秋至汉代下站祭祀遗存的年代序列,同时也证实了文献关于密畤建于秦宣公四年(公元前672年)的记载。

三、畤”的建立、礼仪和祭祀用物的演变以及“畤”祭的衰落

文献记载,畤祭在不同时期的礼仪和祭祀用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秦文公、德公时以“牢”祠鄜畤,其后祭祀逐渐复杂化并向规制化演变,祭祀用物由单一的“牢”演变为使用“畤驹四匹”“黄犊羔各四”,即马、牛、羊幼年个体各四;还有“路车一乘”、“木禺龙栾车一驷、木禺车马一驷、珪币等,无俎豆之具,生瘗埋”,即祭品不用容器或盛器装盛。这些文献中的记载与下站遗址的考古发现高度契合,二者相互印证,进一步揭示了古代畤祭的真实面貌。

随着汉武帝时期儒家大一统思想的兴起,儒家学者在政治和思想领域的影响力逐渐增强。他们推动汉帝国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和思想的改革,其中包括在甘泉宫设立甘泉泰畤,尊太一为天之最高神,五帝为太一之佐。这一改革使得雍五畤的地位下降。到了西汉末年,随着儒家对于政治和思想的改革更加完善,祭祀制度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王莽废泰畤、后土之祀,确立了长安南北二郊。甘泉泰畤被迁至都城南郊,并改称天神为“皇天上帝”,在长安城外立五郊以代雍五畤,同时又分其余天神为五部附属五帝之祀,改北郊神主为“皇地后祇”,形成南郊祭天、北郊祭地的格局。这一变化为后世天坛祭祀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发展成为后世天坛祭祀的雏形。

讲座结束后,宋艳波教授对讲座内容进行了简要总结,并感谢游老师带来的精彩讲座。在场师生就雍五畤的起源、封禅与雍五畤的关系和祭祀区域的规划等问题与游老师展开了热烈的交流。



【作者:赵佳滢、徐佳琪 图:谢心茹  审核:宋艳波、游富祥 编辑:孙士美】